達志影像 / AP

看政權的三個維度、政治生存的法則——布魯斯·布魯諾·德·梅斯奎塔&阿拉斯泰爾·史密斯《獨裁者手冊》

獨裁者手冊:為什麼壞行為幾乎總是好政治
The Dictator's Handbook: Why Bad Behavior is Almost Always Good Politics

「一個人做一件事情總有兩個理由:一個好的理由,和一個真正的理由」。這部由紐約大學的兩位政治學教授所寫的專著,以《獨裁者手冊》為名,並不教讀者如何成為一個獨裁者,而是主要是以政治生存理論,探討政治領導人所做政策背後的動機和理由。

英國政治家大衛·歐文在《疾病與權力》一書裡曾把政客與選民之間的關係形容為類似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關係。在某種程度上,統治領導者制定的政策確實操控著人民的生死。因此,我們可能認為一個『好的』統治者,尤其是在民主國家裡我們投選出的領導人,應該熱心服務人民、制定各種對國對民『有益』的政策才對。可在這本書裡,作者卻告訴我們每個政客都是一樣的,所做的事無關他們本身善良與否,而是與要在政治這樣一個修羅場上極力生存下來有關。

政治就兩件事:獲取權力和維持權力。

在第一章〈政治的法則〉裡,就提到了這本書的核心:政治的三個維度,也就是組成政治局勢的三個人群——名義選擇人集團、實際選擇人集體和致勝聯盟。

而這其中最為關鍵的當然是不可或缺的致勝聯盟了。他們對政治領導人的政治生存(甚至是生命)至關重要,他們可以捧起一位領導人,也可以推翻他。

依各地的政治制度和意識不同,組成三種支持者集團的人也不一樣。

為了維持權力,政治領導人必須不斷回饋他的致勝聯盟,於是重點來了,這跟政治領導人所制定的政策有什麼關係呢?

在這本書裡,『獨裁』和『民主』這兩個詞不用來指兩種極端的政體(因為沒有完全獨裁或完全民主的政體),而是用以分別指『致勝聯盟人數較少』和『致勝聯盟人數較多』的政治形勢,這兩者的差距影響了領導人回饋致勝聯盟的方式。

在獨裁政體下,給予的回饋通常是私人利益;在民主政體下則通常以公共利益的形式回饋。

自第四章開始,以多個政策相關的例子論證以上的致勝聯盟理論,其中包括了獲取收入(稅收、經濟發展等)、花費、貪腐課題、對外政策、鎮壓反叛/革命者、戰爭等。這部分佔了全書篇幅的一半以上,亦是內容有趣之處。其中不乏讓人恍然大悟的例子——如政府制定稅率的考量、為什麼有的國家給予基本教育但卻打壓高等教育?為什麼遭遇天災的國家容忍軍隊運走來自外國的救援物資到黑市販賣而不是交到難民手上?為什麼獨裁的政體下有時仍會提供公共利益?一再地論證,所有的政治決定或多或少都考慮了為政治生存的因素,多數情況下凌駕於政客的善意(如有)。

作者提出的另一看法是,從世界各國眾多例子可以看出,民主政體下的人民生活普遍較好(因為偏好以公共利益回饋人民),因此應該協助獨裁政體轉型。他們提出了一個我個人認為是知易行難的方法:在危難的時刻恨心地減少或停止給予該國家的經濟助援——獨裁者將因為缺錢而不能給予其致勝聯盟足夠的私人回報,而有被推翻的風險;為了繼續掌握權力,獨裁者只能主動轉型成致勝聯盟人數眾多的民主制度,從而擺脫對原來少數核心支持者的依賴,也可以促進經濟(人民覺得對政治可控制時會較有心工作,因此政府的稅收也會提高)、恢復政體的收入來源。

這個方法不適用於擁有豐富天然資源(如石油)或擁有資金援助的國家。

不難發現這其實是一部以政治學理論帶出民主制度好處的書,當然不能保證作者的完全客觀(畢竟美國是以民主國家的老大自居並抱有強烈的天命感的),卻不太能從其理論中挑出什麼決定性的毛病。因此,我認為其理論大部分是可以成立的。

一本談論政治的書在中國內地出版,可想而知必定經過刪減、編輯。在這版本的書中,對中國以及同為社會主義政體的蘇聯幾乎一字未提。中國網友飄飄白雲對照中英本(其實只是以搜索關鍵字的方式找出原著中有提到中國的段落)後整理了一些不同之處(見《獨裁者手冊》之和諧手冊 ),乍看之下似乎不影響原著的觀點表達,但有機會也許仍會找來原文書翻閱。


獨裁者手冊:為什麼壞行為幾乎總是好政治
The Dictator's Handbook: Why Bad Behavior is Almost Always Good Politics

作者:[美]布魯斯·布魯諾·德·梅斯奎塔 (Bruce Bueno de Mesquita)、[美]阿拉斯泰爾·史密斯 (Alastair Smith)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5月
語言:簡體中文
ISBN-13:9787539973470
分類:政治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