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寫的《拔牙記》裡一定會出現一句“長痛不如短痛”。

我已經忘了多久沒拔過牙了,今天總算是解決了(大概吧、希望的確是解決了)那顆發痛的牙齒。這麼多年來,碰上牙齒壞了總死活不肯拔掉,硬要牙醫想辦法補起來,除了因為拔牙很痛外,畢竟牙齒拔了也就沒有了,會造成種種不便;雖然最後那些牙齒的下場總是斷掉了,不疼了我也就忘了。

[Image: Toothache]這次也許是煩不勝煩,也是自行判斷(注:錯誤示範,牙痛應交予專業牙醫判斷病情)這顆牙齒是救無可救了,所以早下定決心要拔了,因為早忘了拔牙的感覺,還相信了總用來騙小孩子的“像被蟲子訂了一下,甚至沒什麼感覺牙齒就被拔下來了”。

拔牙是要付錢還要挨痛的,雖然“長痛不如短痛”大部分時候適用,但拔牙可能(如果意外……雖然通常不會這麼倒霉)造成的牙槽、臨近牙齒的損傷不也是長痛嗎?打麻醉針跟在手臂上注射疫苗的痛可以用台北101跟一間狗屋的差距來比喻,過後臉頰、嘴唇發麻的感覺也不好受。

拔牙時的“重頭戲”卻是很快結束。我不知道那顆牙齒到底是怎麼回事。牙醫使出拔牙的主要運作力“搖動”與“扭轉”似乎也比想像中的難拔出來,而我卻痛得死去活來欲哭無淚……雖然擠不出淚水,但那是我痛苦的那副樣子肯定也不好看。幸好的確很快,我甚至不知道有沒有過了一分鐘,彷彿聽到裡頭‘咯’的一聲,伴隨着劇痛牙齒就拿出來了。

原來那顆牙齒雖然只外露一點,看起來小小顆的,但整體卻是很長的一根,甚至看起來長得有點不像話(所以我知道為什麼很難拔出來了,是打了長長、穩穩的‘地基’啊)當時牙醫看到時是“哇”的一聲,誰也沒料到這牙齒是這樣的吧?血淋淋一根我好想討回家做紀念細細研究,可是實在太痛了,幾乎說不好話也就作罷了。

因為拔牙肯定會造成的牙周膜纖維撕裂,出血、疼痛。整天下來嘴裡都有咸咸的血味,又要注意不要弄到傷口導致大量出血,很麻煩啊……還有很多連帶麻煩的事。

//**
今天天氣實在很熱……想起小時候每每拔了牙,老媽總會買一大盒 Neapolitan 冰淇淋讓我獨占,不知是因為冰冰涼涼的有助止血止痛,還是要哄我開心,對嗜冰食的我來說是…很快樂地就忘了拔牙的痛;但長大了自己去買回來,總感覺沒那麼幸福了……

注: Neapolitan 指的是巧克力、香草、草莓三味冰淇淋。聽說還有一種版本是櫻桃、巧克力、開心果三味的,外國可能有賣。

//**
原來是壞壞的希望看到這篇博文的人也感覺到我的痛,以及噁心的血淋淋(因為不是你的血,所以覺得噁心);可是良心發現就不多寫我痛苦的感覺了,我果然是個好人啊~

一定不要有後遺症啊……沒辦法,我總是會擔心太多,即使這樣很累。

1 則留言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您的一個留言就是很大的鼓勵!

(: 沒有 Blogger 帳號的讀者,請選擇『名稱/網址』留下您的大名! :)

Copyright © 2007- Zed Woolf,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