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转向使用 FreeDNS 的免费域名系统服务后,已(暂时)恢复 www.wolfsirius.co.cc 的转接;接下来最可能的是就这样搁下、不再管理这个域名,直至其服务终止。

告知:即日起本部落格旧网址 (www.wolfsirius.co.cc) 将不会再自动转接至新网址,请连接至本部落格的网站更新链接地址 (新网址:my.wolfsirius.info) ,谢谢。

如果是这个部落格的长期/死忠/旧读者应该记得,我是在今年二月尾因为面子书禁止了 CO.CC 以下的网址,所以才把部落格搬到这个域名来的。

接上文)接触 CSS3 后,不过才试用了几个新增的属性后,就被吸引了。以往需要特别自定义背景图片、或使用相对复杂的 JavaScript 才能达到的一些效果,这下子可以使用 CSS 轻松自由地应用在网页的各个部分;甚至还单纯地认为这真是一个“伟大”的突破了。

当时对 CSS1/2 已经上手,自认有能力解析并修改大部分网页的 CSS 了(只是自认为);但就因为 CSS3 “看起来很有趣”,兼自己“变态”地梦想要成为所有自己晓得的领域的专业(说得好听点就是“求知欲”?),就迫不及待想要学习;但深入点了解 CSS3 后,马上发现了对我学习、应用 CSS3 都会造成很大困扰的问题。

[Image: CSS3 & Styling / HTML5 Logos by W3C
↑↑ 万维网联盟 (W3C) 发布的 HTML5 图标中用作代表 CSS3 & Styling 的标志

应用 CSS3 最大的问题就是它仍未成为万维网标准 (W3C Standard);但要说应用者面对的问题,那应该才是导致它仍未成为万维网标准的原因。

我于 2008 年开始自学编写 HTML 网页,但最初接触 CSS 时却并非为了网页排版、美观(那时候还在苦苦学习着最最基本的代码);而是因为当时相当有名的社交网站 Friendster 有着用 CSS 编辑个人页面设计的功能,这才开始对 CSS 有点认知。

后来有段沉迷修改部落格设计的时期,在过程中才真正算是我学习 CSS 的时期,典型的“从实践中学习”,渐渐地对 CSS 的概念不再朦朦胧胧了。

可直到火狐浏览器 (Firefox) 推出声称加强对 CSS3 支援的第四版本时,我才第一次知道(惊觉) CSS 也有版本之分;甚至连带发现各浏览器对 CSS 的支援都各不相同——即是说,某个选择器 (selector) 或属性 (property) 可以在某个浏览器上应用,但不一定可以在另一个浏览器上达到同样的效果,这是我之前从来没有在意并认认真真地列入考量中的。

[Image: CSS]在网页上用作排版、设计的 CSS 常以两种格式存在着:
  1. 于 HTML 源码中的 <STYLE> 标签中编写。
  2. 与页首以 <LINK> 标签外接写着 CSS 的文本文件。
这两种方法都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最明显的不同之处莫过于修改时的便利与载入时的速度,版位有限笔者嫌麻烦,就不详谈了。
注: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 译:层叠样式表

待续……(但是无限期拖稿中~)
文接:在CSS3被各主流浏览器全面支援之前,要学习及应用都好困难…

几乎把写部落格抛在脑后了……即使其实并不算忙,但就像被其它事情充实(乱用词语了 XD)了一样,想不起还有“更新部落格”这件事没做。

更新ください!

可都不知要写些什么了,这时候真想看书、画画、吃零食呐。

2010年12月21日

迷惘不容易用圖像表現出來,不能單是在頭上畫個問號就能表達的,迷惘並沒有那麼可愛。

我迷惘了……一次又一次的,也許我從來就在迷霧裡,看不透每個你、我、他。我的迷惘不是疑惑,因為我的心裡怎樣都會有一個給自己的答复,一個自己認為是這樣的答案;會迷惘的原因也許只是……這答案並不那麼地被自己的“自尊心”接受。

於是開始思考。理性與感性都在試著說服對方,而我從來沒有得到一個皆大歡喜的結論,只能又把這個爛攤子丟給下一次的思考,努力暫時地遺忘,或許在若干星期後,因為某件事、某個人,再一次地重複鬱鬱寡歡的時期。

我想我一開始就已經決定當個逃兵,說是‘決定’也真真正正地感到慚愧,因為不止一次地反复。這次也是難得打定主意,不去面對,卻在事後焦急地探索着蛛絲馬跡,自虐地希望看到想逃避的事,也是想借這樣的衝擊轟炸我,放棄吧放棄吧……把我的堅持榨得一滴不剩吧。最好我可以完完全全地忘記,最好我可以被打垮了,然後在那兒自怨自艾,怪全世界都不了解我……


我竟然在上头注明“如果记得的话,请在很久以后,才把这篇发在公开部落格”;而我根本一直都没有忘记,以为现在应该是时候了。为什么犹豫?为什么不舍?结果我本就预计了不是吗?

把寄托迷惘的文字翻出
——抛了,忘了,然后是重新;是继续?我需要多一点勇气。

下午刚从名为 Program PIMPIN Siswa 的迎新营回来。我(与这一批中的其它一百四十九位学生)被派到霹雳州蜗牛河Kem Cinta Alam Kelimat 这个有着“爱护环境”之名,所以虫子(包括黑斑蚊)也不少的营地。

Logo PIMPIN Siswa: MEMPERKASA BAKAT MASA DEPAN

这个迎新营并没有当初我想像中的那么辛苦,反之相当有趣;所举行的活动多为游戏、就是讲座时也多注重讲者与听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可惜由于 Sungai Siput (U) 并不名副其实地如蜗牛般慢吞吞地,所以我们并不像其它营地一样有在河流如涉水等的活动,这点对我来说反不是个遗憾,毕竟并不喜欢弄得湿湿地,更不想被水蛭之类恶心的生物附着。

即使再有趣,说不累也绝对是在说谎,毕竟两夜的睡眠时间加起来不足六个小时。说也奇怪,即使如此也有精神奕奕的时候;但当静静坐下来(如讲座时),眼皮才会一下子沉重下来,精神状态一下子变得迷迷糊糊,几乎就要‘碰’的一声倒下来进入梦乡了。

Copyright © 2007- Zed Woolf,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