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CSS (待续)

我于 2008 年开始自学编写 HTML 网页,但最初接触 CSS 时却并非为了网页排版、美观(那时候还在苦苦学习着最最基本的代码);而是因为当时相当有名的社交网站 Friendster 有着用 CSS 编辑个人页面设计的功能,这才开始对 CSS 有点认知。

后来有段沉迷修改部落格设计的时期,在过程中才真正算是我学习 CSS 的时期,典型的“从实践中学习”,渐渐地对 CSS 的概念不再朦朦胧胧了。

可直到火狐浏览器 (Firefox) 推出声称加强对 CSS3 支援的第四版本时,我才第一次知道(惊觉) CSS 也有版本之分;甚至连带发现各浏览器对 CSS 的支援都各不相同——即是说,某个选择器 (selector) 或属性 (property) 可以在某个浏览器上应用,但不一定可以在另一个浏览器上达到同样的效果,这是我之前从来没有在意并认认真真地列入考量中的。

[Image: CSS]在网页上用作排版、设计的 CSS 常以两种格式存在着:
  1. 于 HTML 源码中的 <STYLE> 标签中编写。
  2. 与页首以 <LINK> 标签外接写着 CSS 的文本文件。
这两种方法都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最明显的不同之处莫过于修改时的便利与载入时的速度,版位有限笔者嫌麻烦,就不详谈了。
注: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 译:层叠样式表

待续……(但是无限期拖稿中~)
文接:在CSS3被各主流浏览器全面支援之前,要学习及应用都好困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您的一個留言就是很大的鼓勵!

(: 沒有 Blogger 帳號的讀者,請選擇『名稱/網址』留下您的大名! :)

Copyright © 2007- Zed Woolf,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