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Typing]离开学校的日子长了,文笔退步似乎就成了种必然。明明接触语文的频率与以前相去不远,却老碰到“有话写不出”的窘境。

想了想,原因还是长时间没主动接触多少好的作品(我想写作是重质不重量的,拜读作品也一样);但更重要的应该是不能够保持那种心境……

不知为何忙不知为何闲,心里没有一个靠岸;实在没有继续下去的动力。

Image
"The self that you used to proud to being is now dead. A, new darker identity is being born within you."

我会以为那是指个体被异空间的居住者调包了——魔幻科幻灵异种种故事的后遗症。

位于东京都涩谷区惠比寿的列车站,摆着一尊惠比寿像。

[Drawing: Medama-oyaji]
仍是自动铅笔作画,代针笔上线,扫描成电脑格式的练习。在身体部分想尝试斜线作阴影的画法,但很明显是一塌糊涂。

笔电送去维护仍未取回,觉得一星期像是“白度过”了。本打算的学习的programming 没多少进展,买回来的手绘板也没能练习用。//


妖怪题材的动漫一直是我的那杯茶(但不包括人物为妖怪但内容全卖萌或言情的)。有时见到好的作品,往往对那创意惊叹连连——竟能在不偏离传说的情况下,将妖怪作另一番诠释、呈现。其中《滑头鬼之孙》是追了两集,盼着第三季动画化的一部。当初吸引我的地方是将妖怪人形化(虽然杂妖还是怪物样子),心想这绝对要相当的功力和创意,不时又有个人不认识的妖怪登场,就看下去了。
Nurarihyon no Mago (Logo)
剧情方面我觉得虽然不错,但未达特别精彩,原因也许在于反派的阴谋不够出人意表?幕后主使的层数不够多(如主使的背后还有主使的背后还有主使…)?至此,鵺似乎就是最终BOSS了,有打败他后就没戏唱了的感觉;是否真是如此,拭目以待。

我喜欢、赞同的是它“畏”的概念;水木茂先生(鬼太郎作者)也说过,在古时没有电力供应时,一入夜四下就全黑寂静了,在这种氛围下,人生恐惧之心,一草一木都有如鬼魅潜伏,种种妖怪便因此而生了。

以下是恶搞文。
点击 read more控什么有什么?!滑头鬼之孙,满足你的一切要求(转)

“只不过是天真地、笨得、蠢得还保留那一点点期待。也许在接下来的某一天,终于会找到可以填充这份空虚的东西。”


直视自己脆弱一面的,总是在不太愉快的时候。所有负面情感以不合理的幅度速度放大,寂寞跟孤独、怨恨和愤怒、迷茫与死亡,淹没另一个人格。

虚伪说那是不入流的,是个耻辱;真实却不知自己站在哪方。

好吧,睡一觉。我就不再述说这烦人无意义的……

因为我是这片荒野上最强的老大。[Image: Lonely Wolf 孤狼]

Copyright © 2007- Zed Woolf,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