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二〇二〇年對一些人來說是特別的一年,但對我來說並非如此——至少,我的生活並沒有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果給二〇二〇年設一個主題,那絕對是「二〇一九年新型冠狀病毒」(最初稱「武漢肺炎」)的疫情,我國自三月中實施「行動管制令」以來,也就那幾個星期換成居家工作(沒有休息)。到了第二個階段「有條件行動管制令」時,就回到通勤上班的日常了。


稀有金屬戰爭
La guerre des métaux rares (The Rare Metals War)

在這之前,早已回到每日上班的生活,並且忙碌起來。該說是幸運的嗎?疫情還未對個人的工作與收入造成明顯的衝擊。現在,即便人們紛紛回到疫情前般的生活,勿忘新冠病毒仍然存在,日常中還是要做好防護措施。🤗

國內一直在爭權奪勢的政治人物讓人厭煩,即使這樣,我也認爲應該持續關注,不要以爲「誰當官都好,我只想好好生活」,因爲由不適任的人領導政府,最後危害的還是人民的生活。

隨着環保意識的抬頭(尤其在較先進的國家),人們開始推動能源轉型,希望減少乃至不再使用如煤炭和石油這類不可再生、「骯髒」的能源,轉向使用大自然源源不絕的饋贈——那些可再生與「乾淨」的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地熱等。然而,使用這些能源真的比較環保嗎?對大自然的破壞真的比較少嗎?

答案是

2020 #41
載體:電子書
評分:⭐⭐⭐⭐


世界第一簡單免疫學
マンガでわかる免疫学

進入行動管制期第二天,理應居家上班 (work from home 🏠) 的,卻難免怠惰。就是有乖乖呆在家中,讀讀書、看看劇集什麼的……

等等,除了不用到公司去外,跟我平時的生活好像沒什麼差別啊!! 😲

#防疫選書之免疫學
雖巧立名目說是主題選書,思來想去,很難說明免疫和防疫之間有什麼關係。對普羅大衆老百姓來說,即使不懂免疫學,只要有基本衛生觀念並遵照指示,就算是爲防疫盡了一份力,而免疫學是研發疫苗的科學家的事。

但我知道廣大書友們都是求知若渴的,對不對?

※ 在早些時候下訂了一本同類型的《圖解免疫學》,卻因爲書還沒有送到就忘了。在書展看到這本書有些印象,誤記爲書單裏的書就丟進籃子買下來了。

載體:實體書
評分:🦠🦠🦠🦠🦠


海裡的那檔子事:狂野奇麗的海洋動物多樣性
Sex in the Sea: Our Intimate Connection with Sex-Changing Fish, Romantic Lobsters, Kinky Squid, and Other Salty Erotica of the Deep

🐺 今年的目標之一是要發佈至少十篇讀後感/書評文,一月就已完成了三篇,不免鬆懈下來。算算日子又過了兩個星期,總要再寫新的一篇了。無奈沒有讀到什麼特別「有感」[1]的書,但又想到若是有趣可推介的書,還是有的。

要說今年爲止所讀到最有趣的書,當屬海洋科學家瑪樂.哈德特的《海裡的那檔子事》 (Sex In The Sea) 了。

載體:電子書
評分:🐟🐋🐡🔞🔞


傷心農場:從印尼到墨西哥,一段直擊動物生活實況的震撼之旅
Project Animal Farm: An Accidental Journey into the Secret World of Farming and the Truth About Our Food


哈佛諾頓講座之大師與門徒
Lessons of the Masters (The Charles Eliot Norton Lectures)

年初至今,還是以閱讀電子書爲主,記錄裡完讀的第一本實體書則是這本《大師與門徒》,是一本個人讀不太懂的書。

說是讀不太懂,原因有二……


《分解人》四部曲

二〇二〇年讀完的第一套作品,是尼爾.舒斯特曼的《分解人》系列 (The Unwind Dystology)

載體:電子書 📱
評分:毋庸置疑的五顆星⭐

Copyright © 2007- Zed Woolf,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