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初踏入美股之路📈,與目前的狀況

在去年底,有證券公司(就是🐯啦)在鄰國開業,看到推廣就去開了戶口,算是找到一個低佣金的美股投資平臺,正式踏入投資國外證券之路(不算之前利用信託基金為投資工具的話)。

當時買的第一支美股是股神巴菲特任執行長的波克夏公司 (NYSE: BRK.B)。


接下來數個月美股仍是節節高昇,為了更高的回報,跟風投資(投機)了一些自己並不很理解的標的,其中包括人稱女股神木頭姐看好的某遠端醫療股。結果走勢一轉,變成大筆虧損,把其它比較認真選股的賺幅都吐了出來。

痛定思痛後自我檢視,覺得問題出在接受的過多資訊,漸漸昏了頭,不能以本來的平常心、適合自己的步伐走在這個市場裏。二來,當時工作上也忙碌了起來,認定自己不能再花很多時間精力在研究選股方面,就做了決定——「就把投資工具全換成 ETF 吧!」

沒有錯,還是一個很迅速做的決定。而且進行得也很迅速,因為資金有限的關係,需要換股。把幾乎所有個股在一個交易日內賣出,在做了一個其實沒什麼把握的資產配置後,也是一下子把選定的 ETF 買入。

如果問後來怎麼樣了,我會説在分散風險、降低波動性方面是成功的,甚至是過於成功的,以至於整個 ETF 組合在一個交易日的變動(昇或降)都少於 1%(有時少於 0.1%)。

實在太無聊的情況下,幾次微調了資產配置(現在的配置是版本2.1),企圖增加波動性和回酬。但整體來看,還是幾乎平穩的(很慢很慢地往上爬)。總是懷疑,這樣的回報,是不是寧願不做資產配置,一開始直接全放在 S&P 500 ETF 還來得更好。

ETF 組合對比同期 S&P 500 指數走勢

ETF 組合對比同期 S&P 500 指數走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您的一個留言就是很大的鼓勵!

(: 沒有 Blogger 帳號的讀者,請選擇『名稱/網址』留下您的大名! :)

Copyright © 2007- Zed Woolf,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