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自從畢業踏入社會工作後,每年的年末回顧只能一直提起這個荒廢的部落格,即使渺無人煙又雜草叢生,還是留著,「也許有一天」它的主人會回來打理。

——即使其實我知道他不會回來了。

今年是可以名正言順說自己很忙的一年。最主要的事件是報讀了碩士學位課程,且想要在三個學期內完成;報讀的是「混合式」課程,也就是學科制加上需要完成一篇研究論文的奇怪組合。

也因此契機,正式踏入人工智能和機器(深度)學習的領域。這是個日新月異的領域,有永遠學不完的知識,沉溺其中的我是如此興奮,即使有時覺得腦袋裏已經裝不下,但狂喜。(現在想想,我也許不是喜歡這個領域,而是喜歡瘋狂這種追求知識的感覺,如浮士德的渴求)。

「書」的閱讀數量自然是比往年少了,那些都由學術與技術文章填補。而今年還是遇到了不少好作品(書),且後再介紹。

將要結束的二〇二二年有著那些陰影,就不再提那些大家都知曉如俄國入侵烏克蘭等一連串國際事件了,這點篇幅只夠談個人。個人的陰影就是健康上的問題了,也許是步入三字頭老了、也許是患上新冠的後遺症、也許是過於忙碌或精神壓力的影響,人都感覺不健康了,一整年下來有各種身體不適。我是害怕身體里有什麼病是會一下子爆發出來的,難得我已經決定要好好活著了,自然不願有什麼影響生活素質的事了。

對還有兩小時就要到來的二〇二三年有什麼渴求。首先自然是希望能順利完成我的碩士學位,即使那是幾乎一整年的研究和書寫工作,請給我力量完成。第二是人際關係上,我有時會夢想和舊友相談甚歡的場面,亦希望和現在的同事保持密切友好的關係,還有那不知不覺愈發在意的人,能好好相處就好了。

通天之路:李白
The Banished Immortal: A Life of Li Bai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一首《靜夜思》傳頌千年,成為每一個華文世界的人都一定聽過、琅琅上口的詩詞。其作者李白,盡是浪漫傳奇色彩——民間流傳老婦鐵杵磨針勸學、酒醉水中捉月等等傳說;除去超凡脫俗的一面,詩人的「實際」生平事蹟卻不太為人知,在一代又一代的史學家考究拼湊下才得以成型。

這部是由美籍華裔作家哈金(本名金雪飛),以英文書寫,再翻譯為中文的李白傳記。

今日的風兒……甚是喧囂……
但是這風……似乎在哭泣的樣子……

——最近很喜歡,出自搞笑番的文藝台詞


常聽人説: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感覺上時間過得越來越快;又有人説: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地快,這兩句話之間是不是有什麼關聯呢?亦或是,隨著記憶力的衰退,忘卻煩惱,忘卻不快,時間觀念隨風消散。咦?又過了一年,這樣的感覺。

回到主題,在這片荒野中一年一度的年末回顧,我也不知要留下什麼,不知道什麼是值得留下文字,卻又能·給那些迷失方向闖入的小綿羊窺探的。(這是比喻,若還有人記得此地之名,就會明白的)

丼丼丼丼丼:日本五大丼飯誕生祕辛!
天丼かつ丼牛丼うな丼親子丼


ブログリーダーの皆さん,お久しぶりです。不知道大家對日本人吃的「丼物」印象如何呢?

在煮好的白飯上放置烹調好的菜餚——白飯的蒸汽讓菜餚溫存,菜餚的醬汁則往下滲透、混和到白飯里,更添一分風味,讓人垂涎三尺。

即便如此,把菜餚放到白飯上、或飯菜混和後再送入口中的吃法,對我們來說應該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對日本人來說,卻為何是一種獨特、與其它餐飲形式區分開來的料理呢?

這本由飲食文化史研究者飯野亮一著的《丼丼丼丼丼》多少能讓我們一窺其中,這种料理是如何出現、演變、普及化成為今日日本的國民美食(之一)的。

在去年底,有證券公司(就是🐯啦)在鄰國開業,看到推廣就去開了戶口,算是找到一個低佣金的美股投資平臺,正式踏入投資國外證券之路(不算之前利用信託基金為投資工具的話)。

當時買的第一支美股是股神巴菲特任執行長的波克夏公司 (NYSE: BRK.B)。

Copyright © 2007- Zed Woolf,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4.0.